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中小学教育学习网站

中学生态德育实施方案

时间:2022-11-10 21:42:47 admin

  中学生态德育实施方案

  一、生态德育品牌的提出和准备

  2012年,xx市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整合,原xx一中、二中、三中、六中合并后迁入新校区,来自不同学校的校风相互碰撞,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校园文化的融合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学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后达成共识,德育应该是一个自然、多维、立体的生态系统,只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于是xx第一中学决定从文化建设入手,以“一岗双责”全员育人工作为突破口,实现德育工作全覆盖;然后再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逐步打造具有内驱力的“生态德育”体系,“生态德育”就是让学生在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及自然、自己与国家这四个维度上形成和谐统一、知行合一的道德准则;我们通过“家文化”建设,提高师生凝聚力;通过挖掘校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组建了“生涯规划导师核心团队”;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构建了以班主任为首席导师,全员参与的“一岗双责”育人体系。

  二、生态德育的培育过程和实施规划

  (一)全员育人

  为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工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学校2013年制定并试行了《一岗双责全员育人导师制度》,根据指导要求建立《导师手册》记录育人过程。2014年继续完善全员育人管理,健全了全员育人的班教导会制度、家访制度、管理工作考核等系列制度,建立学校统一领导、教师全员参与、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班组合和备课组的第三层次管理,全面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员育人优秀班组合、优秀教研组、优秀学生的评比活动。

  根据《全员育人管理导师职责及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他们的一员,成为他们的知心人,成为他们所信赖的朋友,在学习上能帮助指导,在思想上能交流倾诉,在生活上能有所支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导师主要采用鼓励、谈心、交流、活动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主要方式,基本要求是: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心交心”的教育原则,树立“没有人是不想得到关爱的,没有人是不想表现自我的,没有人是不想成功的”学生观。明确我们的教育即便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可以起到激励和抑制作用。导师要有“三心”,即爱心、耐心、诚心。活动方法是:与每名学生每周互动至少1次,每学期家访至少2次,对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单亲家庭以及特殊困难家庭实行定期不定期家访,每月至少1次,一月小组活动一次。平时不定期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协调,使每位同学每时每刻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怀、教育和鼓励。谈心的场合、时间、方式和要求要多样,最好不要在公众场合,交心要真诚,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亲切。要利用书信,日记,面谈,电话等形式开展交流。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消除他们与老师的隔阂,可以是讲座、帮师批改,唱歌、写诗、作画、体育比赛、阅读比赛、辩论比赛,任务布置、活动安排等,尽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中如有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和困惑大家一起帮助解决和协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温暖的集体。以上各种活动要随时做好记录。

  学校定期组织活动,加强督导检查。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育人案例、论文、反思、家访随笔评选等活动。定期组织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对全校全员育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家长满意度测评,防止工作流于形式。根据检查测评情况适时召开会议查找不足、总结经验。

  学校建立评价体系,挂钩晋级评优。将根据全员育人工作考核细则,把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参与全员育人情况、所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情况等结合挂钩,把学生评价、家长测评、教师互评和校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百分制考核。对取得的成果,推荐到各级主管部门参与评选,优秀教师推荐到县级及以上荣誉评选,激发教师参与的激情和创造热情。

  (二)全程育人

  从新生入学到高三毕业,德育工作贯穿始终。为了增强师生的国防意识,强化红色基因传承,筑牢核心价值观教育,新生入学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期间组织学生观看国防教育宣传片,并进行国防知识竞赛,举办传统美德教育专题讲座,弘扬爱国情怀。三年中,我们通过美术、音乐、朗诵、演讲、征文等活动开展美育、提高学生审美修养;通过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君子慎独”的品格,建立他们发展个性的边界意识;通过运动会、辩论赛、文化墙和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义工活动,如去敬老院、文明城创建、普法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公德意识;通过环保社团组织学生考察水源环境污染情况、开展废旧笔芯回收等活动,培养学生天人合一、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意识;通过国旗下讲话、成人仪式等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红歌联唱、长征主题书画展等活动进行红色教育;通过模拟联合国大会进行国际思维教育,培养学生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为此我们专门拟定了xx第一中学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计划。

  (三)全方位育人

  德育工作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和课程育人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我们认为,单一的德育形式远不如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更有生命力,所以我们力求把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赋予育人的意义。我们把“立德树人,文化立校”确立为学校发展四大战略之一,并放在首位,以文化驱动引领,促进生态德育建设。学校建有“两湖”、“四馆”、“四园”。我们为每处建筑题写楹联,赋予德育内涵,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功效。课程建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我们成立了课程开发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和生涯规划导师核心团队,以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同时兼顾综合实践等特色校本课程,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德育体系。为弥补学校德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每年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或组织学生到德育实践基地开展教育活动,或邀请校外宣讲团队来校开展德育讲座。为了让扩大德育阵地,我们创办校报、校刊,注册了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账号,积极宣传德育典型,弘扬正能量,形成了“生态德育”建设的“空中梯队”。

  三、生态德育主要内容及实践过程

  (一)夯实学科德育根基,筑牢生态德育主阵地。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立足课堂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构建起了“两主三类六素养”课程体系。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需课程三方面入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政治学科组建了学生演讲社团和辩论社团,每年一次的小论文演讲比赛主题都与德育密切相关,政治小论文的主题很丰富,有的论题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有的体现诚信,有的体现亲情,有的体现科学精神,有的体现政治认同等,与我们的德育目标密切相关。辩论社团强调合作,既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又培养团队意识,学生在辩论的团队中展开合作、竞争、实现双赢,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助力。语文学科举行经典诵读,小小百家讲坛,名著阅读活动。每年暑期,我们都开展师生共同研读文学名著的假期读书活动,活动基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而设置。大家共同沉浸在一本书中,通过不断的阅读、阐释、碰撞,编织共同的语言密码和精神密码。德育在这样的活动中润物无声,沁人心田。学期开学之初,进行了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同学们把自己阅读中的思考制成PPT,利用每节课前的5分钟进行课前分享。在分享交流中,获得了丰富的读书体验和思想品德的共同提升。地理学科组不仅在国家课程实施中坚持德智并重,还开发并实施了“龙口市地理”、“地震灾害及防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地质地貌观摩“四门校本课程,实现了德育乡土化。我校地理教研室依托对乡土地理的研究,编制了《xx口市地理》,将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系统原理落实到乡土地理中,不仅日常课堂引用《xx市地理》中的知识和案例,还专门开设乡土地理课,带领学生读懂家乡,发现家乡美、家乡富、家乡强。引导同学们将对祖国的热爱根植于对家乡的热爱,使德育可见、可感、可知。我们立足学科建设,丰富学科资源,巩固了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将德育课程一体化真正落实到学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6年至今先后有英语、政治、地理、化学学科被xx市教科院授予“xx市学科示范基地”地理学科,被xx市教育局授予“烟台市课程基地”。我校也于2019年被xx市教育局公布为“xx市师德涵养基地”。

  (二)实现德育课程校本化,为生态德育建设提供肥沃土壤。

  根据《xx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作为全国学生发展指导“全生涯”教育联盟理事,轮值主席单位,学校现有生涯规划专业导师93名,每周开设一节“学生生涯规划”课。实录生涯教育示范课50多节,报送“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生发展指导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作为示范研讨课例。我校与xx大学、xx大学等17所知名高校携手,每年举办“名校走进xx一中”高考政策解读公益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搭建与高校近距离接触的平台,促进我校优质生源精准输入高校,并与10多所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优秀生源培育基地。《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策略研究》课题成功申报xx省基础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和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科研规划课题,现已结题。有8篇“学生生涯规划优秀案例”报送省教育学会,其中2篇获一等奖,4篇获二等奖。28篇“学生生涯规划优秀教学设计”推送到省教育学会参评。教育教学论著《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与探索》和课堂设计《生涯规划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均获得2019年xx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1.加强学生的生涯教育。

  利用开学第一课、校报、网络电视、校园网络、学校微信、微博平台等媒介宣传新高考改革政策,加大对人生规划与学生发展指导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集中培训、技能训练、理论学习、班主任示范课、主题班会、微班会等各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生涯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发挥“全员育人导师制”有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特色班组合”建设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成才观念,充分理解人生规划教育与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2.系统开设生涯规划课程。

  按照《xx第一中学 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施方案》,开齐开好“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指导。以学校课程的形式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课。

  (1)《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专业课。课程分为“了解自我”、“了解职业”、“生涯探索”和“生涯设计”四大模块,通过对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了解自我,并了解与高中息息相关的生涯信息以及社会职业等信息,从而对未来发展途径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选择,探索和思考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径。共40次课时,主要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生涯规划导师通过每周三下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实施,在高一年级完成。

  (2)学科融合课程。主要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具体实施,在高二年级完成。科任教师依托本学科知识点、学科名人与科学家、学科与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前景等相关内容,通过课堂授课和课业辅导的形式,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从本学科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

  3.开展多样化的生涯教育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将整个校园开放为职场体验平台。高中生长期生活在学校中,对职业生活缺乏真实的体验,容易导致对职业世界的认识失真,职业理想失实,职业生涯设计不合理等弊端。学校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对生涯设计的动态性理解。在校园内提供各种勤工俭学岗位和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如校园小记者、校报编辑、超市服务员、图书管理员、环保工作者等进行体验。

  (2)生涯教育大讲堂。利用xx一中丰富的校友资源,经常邀请国内、省内知名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CEO等各个行业的校友为学生讲座。使学生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加深对相关职业及前沿资讯的了解。

  (3)课外实践活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包括职业理想体验、志愿者义工服务等。通过课外实践,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调查了解相关行业知识,直观、有效地了解部分职业,在体验式学习、创意式思考中逐步培养生涯规划的能力,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期望,并在开学初举行成果分享报告会,促成相互交流与分享。

  (4)推进家校共育。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达到教育目的。组织开展家长讲座或校友讲座,通过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邀请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或校友走进课堂,介绍相关职业发展情况。密切联系家长资源,一个好家长就是一门好课程,各年级、各班级要充分挖掘家长各行各业中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各班要邀请有能力的家长担任班级发展指导课程辅导员,真正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程,走进课堂,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真正形成合力。

  (5)搭建交流平台。继续与xxxx科学学会携手,联合xx心理所、x师大和x师大等科研院所等,依托“全国学生发展指导‘全生涯’教育联盟”,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学校间协同发展,互联互通的共享机制平台,帮助学校有效开展生涯教育。深入推进与高校联合育人工作,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定期为学生作大学专业选择辅导讲座。

  4.科学测量评价生涯规划工作成效。

  不断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认真做好生涯规划课程的评价工作。学生处要完善定期检查制度,通过查阅资料、听常态课、参与活动及师生、家长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各学区(部)在生涯规划工作上成果和问题,建立检查、总结、评价、反馈、改进等长效机制。

  依托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日志。借助科学诊断工具、测量量表,对学生发展进行诊断评估。发挥好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做好学生个别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发展指导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确保生涯规划教育落地生根。

  (1)对年级评价

  “生涯规划”特色工作执行团队通过学生处对各年级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引领和过程评价。指导各级部开展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学生问卷调查,调研课程实施效果。发现培养典型,积极推广经验。各年级必须按照课程计划,保证学习时间,确保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

  (2)对班级评价

  各学区(部)综合科要依据“生涯规划”课程要求制定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每月对各班级课程实施情况作出评价,作为评价各班级特色化建设和班级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

  (3)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发展规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等环节。各“班组合”导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参与、自我体验、自主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措施要严谨,实施途径要科学,测量结果要准确。

  (三)挖掘综合实践德育功能,激发生态德育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习与互动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特征,将德育主题生活化、实践化地融入课程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德育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感和道德品质。通过合理设置主题,做学结合,真正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德育成效。学校根据德育目标规划设计主题实践内容,架构起含盖音乐、美术、体育、人文、健康、科技、语言、环保等多个领域100多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体验、发现、感悟、成长。尤其是研学旅行的开展,为县域孩子打开了一扇异彩纷呈的大门,借助走出去的机会,走进纪念馆、博物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正视民族屈辱历史的心灵震撼,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发图强的信念。2020年居家防疫期间,学校组织“抗疫居家实践大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们借助网络和电视新闻,关注了解国内外抗击疫情实况,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塑造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习惯,磨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校将志愿服务、考察探究、职业体验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建构起生活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基地劳动形式相结合,具有一中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16年学校组建了以学校为主阵地,继而逐步辐射到学生家庭和社会活动场所的龙口一中志愿服务队,发动和招募志愿者495名,累计活动60余次。龙口一中校园原创微电影《红绳儿》荣获全国第十四届中小学校园影视奖最高奖项金犊奖最佳微电影奖!这是该比赛连续举行以来xx省首次摘得最高奖项,实现了xx省该奖项零的突破!原创微视频《在灿烂阳光下》获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作品评选活动一等奖。学校始终将“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之一,注重基于学习、生活的能力提升和源于人本、自然的品行塑造,将德育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真正践行“润物无声”的德育一体化教育模式,激发着生态德育的活力。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中学生态德育实施方案》,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学习大全网「Xuexidaquan.Com」,一起成长!

中学生态德育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推荐15篇

小学体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推荐12篇

小学体质管理实施方案2021推荐17篇

小学体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范文推荐15篇

学生作业管理实施方案怎么写推荐13篇

小学体质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及措施推荐15篇

【实施方案】推荐文章

【实施方案】图文精华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