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中小学教育学习网站

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精选3篇)

时间:2023-07-11 18:54:02 流川枫

  第一篇: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

  一、 概述

  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二、 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

  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

  三、 项目成熟程度

  1、成果的技术鉴定文件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产品鉴定证书。

  2、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在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等。

  3、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

  四、 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1、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2、国际市场状况及该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3、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第二篇: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

  本项研究为规范的可行性研究,主要任务是论证广场投资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可行性研究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根据本项目特点,我们合三为一,从技术及经济角度,对本项目进行规范的可行性研究,本项研究的原则是:

  ◆ 项目有关经济技术和综合建筑面积指标,是按照本项目有关报建资料以及由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初步设计方案等图纸资料进行统计与编制而成;各类房地产开发市场的成交数据则主要来源于**市国土房管局;建安工程造价的构成依据,既一方面参照了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所做的工程概算,同时与**市建设委员会公布的**市正在建设和已经竣工的部分典型工程个案中关于建安工程造价的资料作为对比。

  ◆ 总投资测算一览表,系按整个开发项目完全由**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资兴建的方案,拟分为三组采取滚动的开发形式;本项目各类物业的测定价格与分析比较是根据对本项目周边物业市场的调查统计数据所得,并经过归纳和整理,其计算模式按照国外尤其是香港地区所普遍惯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表述形式,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总严谨测算得出。

  ◆ 本开发项目的各项财务分析部分,按照目前**市各类房地产开发物业的投资经验以及本项目的实际数据,经过科学测算获得,务求能够符合此类报告的规范要求、计算模式以及测算要求。

  第一章 **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1**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大亚湾,与深圳、香港、东莞毗邻,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广州市。**市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市,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市是广东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之誉。改革开放以前,**市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直到197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7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6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仅为2.67亿元。改革开发以后,特别是1988年地改市之后,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迅速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时期。

  20多年来,**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和经济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由一寂寂无闻的边陲之地变为一方备受关注的投资热土,从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区域变为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新兴城市。

  20xx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2亿元,比1990年增长8.1倍,20xx年翻了三番多,年均增长20.2%。20xx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市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除龙门县外,其他县区都属于珠三角地区。全市总面积11158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94平方公里。按**市统计年鉴口径,20xx年底,**市总人口为333.72万,其中户籍人口(常住人口)283.02万人,外来人口(暂住人口)50.7万人。全市现有78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1066个行政村,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区。

  **市人民政府驻地惠城区,惠城区土地总面积1410.2平方公里,总人口91.78万;惠阳区土地总面积1262.1平方公里,总人口50.77万。

  1.2**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与特点

  纵观**市近二十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发后到1988年,第二个阶段是1989—1993年,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到现在。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8年是**市经济发展的积累阶段,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是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珠三角转移。

  **市的经济发展比之改革开放前发展要快得多,GDP年均增长10.4%,1988年达到33.04亿元;人口年均增长1.3%,1988年达到218.06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4.6%,1988年达到27.75平方公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3%,1988年达到2.08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8%,1988年达到20.7%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8.5%,1988年达到1526元;三次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一产独大发展到1988年退居第二的位置,但该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始终最小,**市还没有完成从农业市到工业市的蜕变;这一期间,**市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也开始大幅增加,但由于基数太小,**市经济并没有出现质的飞跃。

  1989—1993年是**市经济从起步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各项指标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GDP年均增长30.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0.8%,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1%,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24.7%,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7.7%,人均GDP年均增长27.2%。从1989年到1993年,**市工业生产年均递增57.6%,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到首位,1993年占GDP的47.8%,第一产业迅速下降,1993年占GDP的17.5%,成功实现了从农业市向工业市的转变。该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当时我国处于房地产开发的高潮,当时的是房地产投机狂潮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迅速蜂拥而来的投机资金一度使**市经济发展达到辉煌的顶峰,同时也托起**市人民对本市经济发展的高远幻想。这一阶段的另一个代表性事件是熊猫汽车城项目在进行谈判的启动和终止。这些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彻底破灭,熊猫汽车城项目的搁浅,**市的经济发展陷入低落和迷茫之中。

  1994年至今,是**市经济发展重归理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市一边化解房地产泡沫破灭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副作用,一边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使国民经济逐步实现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在此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6%,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7%,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7%,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9%,人均GDP年均增长14.5%。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的最终签订。预计未来五到十年间,大亚湾区的石化产业将投入1000到1500亿元的建设资金,巨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将为大亚湾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也将为整个**市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契机。

  1.3**市的区位条件

  **市是珠三角东部联系粤东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紧邻深圳、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发达城市和国际大都市香港。**市区西距广州市153公里,东距汕头市320公里,南与深圳市相隔80公里,**市南部的澳头港到香港中环码头仅47海里。

  良好的区位条件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毗邻香港的优越区位条件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前,珠三角西岸的发展快于东岸,改革开放后,由于东岸接近香港,近水楼台的优势突现,到20xx年,深圳和东莞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山和珠海的三倍多。形势出现巨大逆转的主要原因就是区位条件,东部地区与香港的连通性较高,这一差异使香港公司和在香港的外国公司的投资、技术和管理倾向流入珠三角东部,为深圳和东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使东岸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西岸。

  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在广东、香港企业北上的数量与陆路交通的距离基本上成反比,珠三角城市与香港的距离每减少1%,制造业外资企业单位数量便增加0.58%至0.61%,制造业外资投入金额增加0.4%至0.6%,服务业外资企业单位数量增加0.34%至0.37%,服务业外资投入的金额就增加0.2%到0.7%。

  进入新的世纪,区位条件将的重大的改变。CEPA的签署与实施,在未来若干年香港对珠三角的辐射作用将大大加强,香港的国际融资能力和高端服务业将大大促进珠三角的全面发展。作为珠三角城市重要的一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与香港交通的便捷性,进一步充分利用和强化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使其接受香港和周边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与香港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1.4石化项目和大亚湾经济区的建设

  落户大亚湾的中海壳牌石化项目,首期投资43亿美元,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由英荷壳牌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广东投资公司合资经营。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石油化工技术,年产80万吨乙烯,进而衍生出230多万吨高质量的化工产品,年销售值达17亿美元,对下游产品的拉动效应为1:50。该项目已于20xx年11月奠基,目前正在进行8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建设,预计到20xx年正式建成投产。

  未来几年中国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前景仍然十分广阔,石化产品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积极抓住这次机会,争取吸引更多配套的下游石化产业落户,使成为珠三角乃至广东省重要的石化基地。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陆域面积273.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88平方公里,海岸线52公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全面开发吞吐能力超过亿吨天然深水良港,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网络,具有发展临海大型工业项目的优越条件。

  大亚湾在努力构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方面有很大优势:壳牌公司是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之一,拥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设备,在世界石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壳牌公司的龙头地位有利于大亚湾吸引其他跨国企业的集聚,进而构成完整的石化产业链。开发区内已有东风本田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随着日本三大汽车生产商进入珠三角地区,大亚湾汽车装备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特别其优越的港口条件将使本区域有可能形成大型汽车装备业的出口基地。如果从更大范围来看大亚湾,其发展前景更不可估量。

  大亚湾东部的稔平半岛,土地面积740平方公里,超过新加坡的土地面积,正处于尚待开发状态,具有发展多个大型工业项目的条件,正受到外来投资商的高度关注。

  1.5**市在珠三角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是珠三角东部联系粤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是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之一,是珠三角主要的生态农业供应基地和生态环境保障区。惠阳市改市划区,拓展了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从地理位置上实现了从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转变。正在建设中的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将给**市经济发展增添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推动工业化进程,拉长产业链,使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重要化工基地,改变在珠三角的分工地位,进而带动珠三角东翼边缘的工业化起飞,为东翼乃至整个珠三角提供强大的基础性工业支撑。

  同时,石化产业区的开发使产业空间向沿海推移,带动城市空间向沿海发展,推动**市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沿海城市。随着继续加强与深圳、香港、东莞的联系,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加强保护和建设,**市未来将成为珠三角重要休闲旅游基地,成为珠三角东部产业转移的最直接承接地。

  第三篇: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民生活全面迈入小康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安全工作已经提上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更优化、山川更秀美、环境更安全、经济更发达的“绿色浙江”的宏伟的目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绿色浙江”,打造绿色浙江农业和农产品安全工作及正在实施的浙江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绿色食品符合农产品发展方向,是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绿色食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工作。对于提高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帮助广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推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到目前为止累计开发蔬菜、茶叶、酒类、罐头、鲜果、粮油、干果、海产品等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56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1只。现标志有效使用权期内的产品40只。绿色食品产量10万多吨,销售额4亿多元,利润5000多万元,全省省内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监测面积超过4万多亩。还有28只产品已通过环境监测,正在进行初审。绿色食品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绿色食品工作的发展还比较迟缓,与打造绿色浙江农业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截止XX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达到121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400个,实物总量达万吨;年销售额500亿元,出口额4亿美元。我省绿色食品所占的份额与我省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绿色食品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升为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成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新形势为绿色食品事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创造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为了逐步建立起绿色食品销售服务网络,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开拓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发挥绿色食品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依靠市场机制大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我们准备利用丽水市莲都区浙西南农贸城现有硬件设施条件联合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

  一、目的意义

  1、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是构建浙江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绿色消费是世界性的潮流。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形势良好。浙江是全国的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农业必须走绿色食品产业的道路,浙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成为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的先进省份。目前,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尚处于相对滞后水平,迅速构建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尽快形成绿色食品消费交易中心,是浙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迅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关键。全省大部分农产品市场都以发展绿色市场为已任,开业在即的丽水市浙西南农贸城更是高举绿色市场大旗。全省开发绿色食品的企业也不断涌现,唯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尚未问世。从全国而言,目前也只有哈尔滨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城市建有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

  加快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将绿色食品的展示展销与绿色食品的发展培育有机结合,可迅速促进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从而带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形成。可以认为,加快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乃是构建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

  2、 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 , 丽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 从自然条件分析,丽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79.1%,是华东乃至全国少有的“生物基因库”。丽水是浙闽六大水系之源(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交溪),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生态屏障。丽水是沿海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地区,绿色生态是丽水的后发优势。从产业基础分析,在生态示范区环境中生产的农产品,从广义而言,均为绿色食品。以此这基础,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丽水完全可以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现代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具有区域特色,现代化特征明显的“绿色产业集聚谷地”,各种生产要素将向绿色产业集聚,产业结构朝着绿色经济的方向调整,经济战略重点向绿色经济倾斜。在培育绿色食品产业的过程中,势必会带动绿色市场的形成,促进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的绿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3、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丽水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中共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建设浙江绿谷”的奋斗目标,并正在积极筹办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这完全符合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对丽水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丽水对外开放,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新亮点,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有此共识,全市特别是莲都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和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已初步建成。到XX年6月,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柑桔、桃、稻米、蔬菜、茶叶、甜玉米、食用菌、禽、畜肉等九类主要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和10个主要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农药管理办法,并以此为标准,建立了30个总面积2万亩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6个总饲养量84.5万羽(头)的无公害畜禽类基地,生产出一批经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经省认证的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至XX年3月,全市先后取得7个国家认证的绿色(或有机)食品,2个浙江绿色农产品。仅XX年7月,莲都区就有6个产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到年底,全市将有更多的绿色食品通过认证。

  二、建设内容与目标

  (一期):

  建设内容:

  1、举办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展示展销会。

  2、在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展示展销会的基础上,建设常设的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常年开展绿色食品展示展销。

  3、在因特网上建立浙江省绿色食品网站。

  预期目标:

  完成这三项建设内容,可实现实物展示展销与网络展示展销相结合,可常年展示浙江省绿色食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和效益农业发展风貌,逐步形成以丽水为中心的浙闽赣皖毗邻地区区域性的绿色食品市场。

  二期目标:第二期拟建设占地20-30亩的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通过招商、招展,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的带动力、影响力将扩展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丽水市也将发展成这一区域的绿色食品消费、生产和交易中心。

  三、申报单位与运作机制: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协会(筹),是丽水市莲都区农业龙头企业的自治组织。主要职能为:农业产业化政策调研、龙头企业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市场信息服务、企业项目招商引资等。

  丽水市浙西南农贸城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是一家注册资金700万元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总规划用地100亩,一期开发60亩,总投资8000万元,固定资产7200万元。建筑面积4.8万平米,商铺514间,仓储面积1.2万平米,冷库800号级。公司成立开始,就以建设绿色市场、网络市场、品牌市场为已任。将于XX年8月28日试营业,目前正积极筹备承办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展示展销会,市场正式开业将与12月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开幕同步进行。

  本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上述两申报单位组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方案另报),承担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的建设任务。

  四、经费预算150万元。其中:

  1、展示展销大厅:目前以租赁方式,年租金约4-5万元。

  2、浙江省绿色食品网站建设经费90万元(见表1),机房及办公用房目前以租赁方式,年租金约5万元。开办经费(办公设施与交通工具等)约50万元。

  3、经费来源:

  申报单位自筹100万元,要求省财政支持50万元。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精选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学习大全网「Xuexidaquan.Com」,一起成长!

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精选3篇)相关文章:

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关于红酒的调研报告格式(精选4篇)

市场调查报告(推荐10篇)

202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关于践行四种形态调研报告(通用3篇)

思政实践调研报告(分享3篇)

【调研报告】推荐文章

【调研报告】图文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