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中小学教育学习网站

病床上的随笔

时间:2021-12-14 18:50:21 admin

  病痛是一件算不得好事的事情,但它却真真切切给予了我们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学习大全网小编今天与大家一同看看病床上写下的随笔吧!

  病床上的随笔【第一篇:病床随笔——苦难的人生】

  服务期满,我以为我会安静地离开,谁知竟会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方式告别。那场事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又有怎样的经过,我无从得知。

  苦难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年过半百的陇县人在拉药材的路上翻了车,断了肋骨伤了肺;还未成年的大男孩因坐了熟人的摩托车伤了下颌骨,不能吃饭不能说话了;为保护女孩而遭他人报复的小伙子被搂了一闷棍,也是脸上的几块骨头遭受创伤,不能吃不能说的;经常锻炼,进行体育活动的王老师从来没进过医院,修缮房屋时却因一个诡异的后踩,从梯子上摔下来,脸磕在梯子上,硬是把下颌骨卸掉了,身上还有几处骨裂;最令我吃惊的是虢镇的小伙子,遭遇和我竟然出奇的相似,仅比我大一岁,在外地打工请假回来学驾照,骑摩托车去驾校的路上被侧路上出来的摩托车撞伤,耳朵上部的头骨几乎被掀开,据说血流35%,生命近乎垂危,他和我一样,都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并且是老三,都还没有结婚,就连住院花费都几乎相等。这仅仅是我在心胸外科和颌面外科的部分所见,听说六楼五楼的骨科病员爆满,再想想人所受到的其他艰难困苦,简直像是人间的苦难画卷,套用老舍的话,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幸免的。

  所以,请努力的活着吧,世界上不幸的人那么多,而你只是其中一个。

  病床上的随笔【第二篇:病床上的思考】

  当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见一张张抑郁愁苦的脸,当你看到抢救危重病人的移动病床隆隆的从你的身旁飞驰而过,当你听到救护车尖利的鸣笛,你就会在不经意中想到生与死。一个健康人很少会想到这么严酷的问题,而躺在病床上的人会心不由己。

  这些年,已经数度住进医院,亲历过医院里发生的很多事情,特别是当有的病人因抢救无效死亡,陪护的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声传来,再镇静、淡定的人也会心生惊悚。死亡的人,生命走到了终点,而躺在病床上仍然艰难“苟活”的人,也许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像落叶一样飘然而去。人生就是这样的残酷,人生就是这样的简单。那些逝去的人,生前或戎马倥偬,战功卓著;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或富贾一方,日进斗金;或衣食丰盈,养尊处优;或权倾一时,前呼后拥;或天生丽质,国色天香;或朝气蓬勃,踌躇满志。这里暂不说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养家糊口甚或颠沛流离的劳苦大众了。然而,面对死亡,他们都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生前所有的荣耀、富贵、权威、屈辱、痛苦,都像云烟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人生,在这个时候实现了公平。正像《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所云: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君臣将相,草根众生,都像尘埃一样消失在冥冥之中。不知道另一个世界能否颠覆这个人间的真理。

  然而,死者总是给活着的人留下痛苦和思考。多少人在生与死的节点上探索人生的意义。人生与死亡同样丰富多彩,有多少活着的人就有多少人生的样式,有多少死去的人,也就会有多少种痛苦的诀别。从这种变化之中抽象出生与死的意义,古往今来,始终是思想者热衷的话题。

  漫长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果。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也不断深入,五花八门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其实,最复杂的问题往往也可能最简单,有一些事都是人为的搞复杂了。我觉得,人生的要义就是创造和享受。不信,你细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当然,创造有千种万种,享受也有千种万种。当你不能创造也不能享受的时候,就是死亡或者接近死亡了。这样看,就让我们透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滚滚红尘,清晰的看到了两个字,那就是“简单”!有的人活得很累,很孤独,像政治家、思想家,因为他们自认为他们在引领人类的前进,每天都在思考。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引领的作用,不过我们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也知道,有的所谓“家”们用自己的胡说八道把人类领上了歧途。其实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基本属性,在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什么突变或者变异吗,没有。无非是精神和物质的需求而已。说开了也就是食、性以及衣、住、用、行。只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形式不一样罢了。就像过去住山洞,现在住高楼一样。而人类的劣根性诸如欺骗、争斗、贪婪、自私,从来就没有改变。现在号称文明的世界里,杀人争斗的方式早已经取代了弓箭、石块等冷兵器,而由导弹、核武、航母、战斗机代替,实际上,人类在文明的幌子下变得更加凶残和暴虐。

  面对生与死,会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也不是像笔者这样的草根能够“耍枪弄棒”的。说来说去,其实人还是简单的活着好,死了当然更简单。

  病床上的随笔【第三篇:病床随笔】

  今天很想写点什么,可又不知该从何说起,这两天生病哪都没去,躺在床上想了很多东西,从苍蝇为什么要在厕所出生一直想到外星上是不是也有一哥们跟我一样躺床上哼哼呢。总之想的很多也很乱,我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脑子也出什么毛病了。

  不过还算有点收获吧,我也总算学会了把一切不愉快的东西都当作是在作一场很无聊的游戏,而我只是其中那个不幸输掉游戏的倒霉鬼,可能我会因此输掉点什么东西,但这也像游戏一样,输掉就要扣分,没什么商量的,与此同时自己也会收获一些东西,至于能从中得到什么就要看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了,但永远不要奢求到的比失去的多,因为游戏永远是不公平的。

  人这一辈子会有很多不开心,如果每次都要那么压抑的扛过来是不是太累了?至少我这前二十一年是真够累的,虽然身边朋友不少,交心的也不少,但我总不喜欢把自己的不愉快让哥们一起分担,把所有的事都藏在心里,把一切的不愉快都看的那么重,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背的人,但现在想想我也是自找的。人生就像一个大游乐场,无数的人在里面做着游戏,终究会有人输的,只不过刚好是自己罢了,最重要的是过程,看自己是否尽兴,从游戏中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不愉快总会过去的,笑着面对它也许他会更快的离你远去。

  游戏嘛,胜负是常有的事,为什么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要让自己难过呢?

  病床上的随笔【第四篇:病床上读雪莱《含羞草》有感】

  与雪莱的邂逅,其实是最近的事情,去年年底,因为突然住院,处于不可下床的非常状态,医生下命令:头不能动;身体不能翻身;只有手脚可以动,这样等于被笔直地钉在病床上,无法上网,也无法看电视,无聊得让人快发呆了,还好双手可以动,于是就想起可以躺着双手拿起书看啊,什么书都好,只要拿到手,就看。

  其中朋友拿来几本雪莱的诗集,不看不知道,一看爱不释手。天啊,还不满30岁的雪莱,已经写了那么多的诗,而且是那么流芳百世的美诗杰作。雪莱的代表作《西风颂》,作为英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影响了几代革命家,最后那句: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甚至成为他荣获恩格斯评价为“天才的预言家”的名句。

  也许因为我在病床上,悲观、消极的日子里邂逅雪莱,所以给我最强烈印象和引起共鸣的是雪莱的长诗《含羞草》。

  《含羞草》用纤细的笔调,描写一个甜蜜的夏季里的花圃,一位神秘的女郎精心照料那些暴晒在阳光下,裸露在暴风雨里的花草,可是在一叶知秋之前,还没有等到秋天的黄金季节到来时,她悄然逝去。

  读后莫名地流下眼泪,仿佛再一次刻骨铭心地感知生命。

  那种花草一春,人生一世的感怀油然而生。一个生命,不管它是娇滴滴的花朵,还是纤弱无靠的小草,或者是卑微丑陋的害虫,它们的生命都同样尊贵,都同样值得珍惜怜爱。

  非常理解雪莱疼爱,珍惜花草的心情,《含羞草》写在雪莱离世两年前的1820年,雪莱被肺结核病折磨已久,雪莱的挚友诗人济慈比雪莱早一年于1821年死于结核病,雪莱的另一位挚友,诗人拜伦在雪莱之后两年的1824年也死于结核病。(不过雪莱不是死于结核病,而是死于不测的海难),另外加上雪莱私人生活上不幸接踵而来,雪莱经历了三次失去亲生儿女的痛苦,雪莱与前妻的两个孩子,在前妻自杀后,发生亲子归属诉讼,因为雪莱的私奔原因,被法庭剥夺了父子关系;雪莱与第二任妻子生下的二男一女中,一男一女不幸在童年期夭折。

  撕人心肺的生离死别,及其雪莱自身生命的危机感,使得雪莱对生命非常执着,使他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花草中生灵的对话;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一棵草里的古色苍然;可以嗅出常人嗅不出的花草的芬芳,雪莱借养花女郎的裸足,感受与花草同呼吸共患难的体感,借养花女郎的长发拖地,感知茵茵草皮滋润的愉悦;借养花女郎的纤纤酥手爱抚花蕾花冠,留下激情,带来愉悦知足,感怀大自然赋予生命的快感。

  读着雪莱的《含羞草》时,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经常看他自己种的万年青时,一看看好久,还与那些花草讲话。我悄悄地问过奶奶:“爷爷为什么可以和万年青讲话呢?”奶奶答:“等你可以与万年青讲话的时候,你就是哲学家了”,那时候我不明白奶奶的意思,更不明白爷爷的举动,现在突然在《含羞草》里,找到了答案:人可以与靓丽的生灵对话啊。

  生命赋予我们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就要珍惜维护生命的所有大自然的生灵。

  当我一个月后出院时,在医院的庭院中第一次踏上泥土,看到第一朵不知名的野花,竟然那样感动,感到一种亲切和温馨,仿佛她在向我点头微笑,仿佛她在祝福我踏上新的旅途。

  《含羞草》仿佛使我一下子成长了,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敢于生活。

  病床上的随笔【第五篇:生命与疾病】

  在跨年度的时候,谈这么一个话题,不是总结也不是憧憬,大抵会让人扫兴,但这的的确确是我此刻最真实的想法。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反复入住医院。12月3日入,8日出;12月21日复发入住,预计2015年1月1日出。当别人在年关总结、规划,辞旧迎新的时候,我却在搜寻和了解胸腔镜微创手术。

  如果不是因为自身病况,我想恐怕终其一生也不会去了解这些。出院才13天,伤口还没抽线又再次复发,而且比上一次更严重,右侧肺叶被压缩80%,用医生的话说,右侧肺叶早已失去呼吸功能功能。如果再有第三次,就需要切除肺大泡,要么在胸口拉一道十余厘米长的口子,要么才有微创手术再打三四个孔。大孔比拉口好,可是这样就有五个了。

  第二次手术为了防止原有伤口被感染,又开了第二个口,再开三个简直让我难以想象。完完整整的身躯变得千疮百孔,感觉就像大地,而那一个个孔仿佛是钻进开采石油或天然气。想象着身躯布满疤痕,我又岂能不在意?也许这就是上天给予我的礼物,也许这就是命运的一场必然的安排。每个人都是带着伤生活的,也许我的伤痕要更明显一些。

  第一次住院的时候,我考虑更多的是生与死,那时候对这种病还不是很了解。我不悲观,但很希望借借助这些机会在大限到来之前考虑清楚生与死的问题,以便那一天走得洒脱一些。此刻回首,走过的完完整整26个年头是极其幸运的,虽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一路总算平平安安。

  自任何一个生命的诞生之日起,死就成了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我已记不起何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意识到有死这一概念后,想当然的希望身边的人、希望自己万寿无疆。小学四年级时,奶奶的离世打破了我幼稚的不死迷梦。开始承认身边的人会不断离去,也隐隐感知到自己也终有一死。那一年第一次感受到生死离别,无数夜泪湿枕巾。

  从那时开了个头,身边就陆陆续续有人离开,舅舅、爷爷、妹妹、同学、朋友。有几次特别悲懊,甚至有过替人去死的冲动。可是生命自诞生之时起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独一无二,谁也无法顶替,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生命凋落。丧钟为谁敲?不是为死者,而是为依然活着的人。

  原以为看过太多的死亡,经历太多的伤悲就能淡然,就会释然。实则不然,那只是一种设身处地、交换位置的同情和怜悯,而换位又往往是不完整的,带有极强的主观推断、一厢情愿色彩。没走过你的路,就体会不了你的苦,至多只是同情、怜悯。偶尔在午夜梦回、梦魇的时候还是会恐惧、还是会为死亡而挣扎,那也许才是自己最真实、最隐晦的想法。

  第二次住院,我对气胸有了更多了解,知道它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导致死亡,我考虑的问题也不自觉的随之发生转向,转向生命与疾病,这是我现在才觉察到的。一个人的注意力会跟随你最关心的话题改变,太多时候都是无意识中完成。躺在病床上的时间不是热力学时间,也不是宇宙时间,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时间,大致也就是柏格森的绵延。

  这种心里时间比其他任何可计量的时间都要慢,甚至根本就无法计量。我经常会数着输液管里的点滴过日子,每一滴滴下得如此缓慢。在一个人数着时间过日子的时候,大抵是痛苦的时候,所以才有度日如年。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很短暂,人的感知仿佛也消减了大半,不再敏锐、不再细微。

  窗外车水马龙、城市喧嚣、日出日落、阴晴冷暖都和我没有太多瓜葛,只是偶尔会在某个早晨或傍晚,站在窗子前羡慕的远眺几眼,完了回到病床上细数点滴时间。病房是阴冷的,我感觉自身仿佛是被关押的囚徒,囚禁在阴冷里,失去形体的自由。形体自由失去之后,心灵自由也受到牵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把庄子关在天牢里,他恐怕也很难游心。

  说到囚徒,不由又想起了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我也成了囚徒,只不过我是从太阳底下进去的。偶然学了那么一点浅薄的哲学,却再也擦不去劣质哲学我骨子里所遗留下的痕迹。确实是劣质的,就像那劣质的卷烟一样,该死的是居然找不到可以擦去这一痕迹的橡皮。当时选择法律、文学、历史可能就会好一些,至少不会把生死反反复复考虑。

  时间是经不起细数的,越数就越显得漫长。病床上,我以阅读打发时间,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莫泊桑《羊脂球》《漂亮朋友》,尼采《尼采随笔》,朴槿惠《绝望锻炼了我》,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白岩松《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明朝那些事》,《大运河传》。

  在这些书中,一些相关于生命与疾病的内容触动了我。史蒂芬-霍金,被誉为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63年,年仅22岁的史蒂芬-霍金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病,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他在手术过后的几天写下了世界名著《时间简史》,奇迹般的活下来。

  往后数十年,他逐渐全身瘫痪,并失去了说话能力,彻底丧失了说话能力,只能利用眼球的上、下、左、右移动发出指令,通过电脑语言合成器发出“电脑声”。 少年时霍金并不好学,他是患病后才开始发奋读书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兴许给他带来了更多关于人生、生命的思考。当人面临绝境的时候,更回去考虑生命存在的意义。

  “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活着就有希望。”“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短暂的数十载生命和疾病仿佛是卵生的,总是会受到疾病的各种侵扰,特别是在上了年纪之后,生命的结束总是有疾病相生相伴。最让人难受的是还在青年的时候就被疾病缠上,不得不进行抗争。如果有如果,如果可以选择,让霍金在健康和成就之间进行选择,不知道他会选择哪一者?

  《痛并快乐着》里白岩松谈到了曾有过一段失眠的经历,一连持续几个月,身体越来越差,头晕、眼睛见不得光,情绪不稳定,坐立不安。即便有恋人陪在身边,可是当生命开始亮红灯的时候,爱情、事业、金钱、友谊都失去了平日里的意义。一开始深信自己能打赢这场战争,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念彻底崩溃了,甚至不再相信生命。

  躺在病床上,感受着生命脆弱,心里渐渐平静下来,渐渐明白,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和生命的质量更重要。身体健康的时候,为名利、为生存而繁忙,拿着健康赌明天。而当生命亮黄灯的时候,平日里认为最为重要的东西都会突然间在内心贬值。身体健康时,清风明月、朝霞夕阳、粗茶淡饭都足以快乐。一旦健康不在,所有的都会在瞬间失去。

  人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容易走向绝望,特别是生病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帮不了你,甚至连自己都觉得手足无措。我清清楚楚的知道这病不至于死,但是如果它久久纠缠,我生命的质量无疑就将大打折扣,这是我最不愿意的。我不在乎生命的长度,但在乎生命的宽度,如果质量足够好,我不惜自己像流星一划而过。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病床上的随笔》,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学习大全网「Xuexidaquan.Com」,一起成长!

病床上的随笔相关文章:

2022最新语录立冬_立冬随笔句子精选

2022不忘初心主题范文_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随笔感悟

202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5篇_不忘初心学生随笔感言

随笔感悟致自己2022的一句话

2022喜迎鼠年祝福语_鼠年随笔感言

2022元旦节最新感悟随笔句子大全

【生活随笔】推荐文章

【生活随笔】图文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