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中小学教育学习网站

福建省党代会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23 21:52:04 admin

  党代会工作报告对于推进党内实现实体民主、国家建设民主政治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学习大全网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福建省党代会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福建省党代会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过去五年的工作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明确“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的总体要求,确定“两个力争”、“两个同步”、“两个保持”的工作目标,组织实施“五大战役”、“拉练”检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胜利完成了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书写了新时期福建发展的新篇章。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xx年全省生产总值可达到17500亿元,比20xx年增加9900亿元,年均增长13.3%;人均生产总值可达47100元,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0%,比20xx年提高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引进央企、民企、外企项目,一批大型石化、钢铁、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相继落地。“数字福建”建设成效明显,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五位。城镇化率从50.4%提高到58.1%。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xx年县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比20xx年分别增长1.2倍和1.6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增高速公路1200公里,新增铁路干线504公里,港口吞吐量超过3亿吨,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620万千瓦。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植树造林1600万亩,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7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整合组建了五大省属企业集团。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创新,集体林权制度、土地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改革继续深化,42个小城镇开展综合改革建设试点。财税、投资、金融等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对外交流合作水平显著提高,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48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多亿美元。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平潭开放开发成效显著,闽港澳侨合作成果丰硕。

  闽台交流合作更加紧密。成功举办了三届海峡论坛,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每年举办100多项涉台大型交流活动,两地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五年累计来闽台胞突破1200万人次。率先开通对台海上直航客滚航线、空中直航定期航班和直接通邮,首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首个两岸知识产权交流中心和首个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相继成立。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台资78亿美元,对台贸易额超过400亿美元。率先出台对台农业合作地方性法规,率先实现大陆企业入岛投资,率先启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新设和筹建了一批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商投资区,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集聚了一批重大项目,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全省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500亿元,年均增长25.3%。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全省三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今年1-10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0887元和7597元,分别比20xx年全年收入增加7135元和2762元。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灾后新居建设群众满意。扶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力度加大。适龄儿童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9.45%和83.4%、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健康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得到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体育、计划生育等工作得到加强。

  民主政治有序发展。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人大代表和人大会作用进一步发挥。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切实发挥了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治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得到加强。“平安福建”建设成效明显,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省。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实施以来,赴省进京上访率降幅较大。全省所有设区市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加强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带动建立了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规模以下企业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85%,工会组建率达87%,城乡社区100%组建了共青团、妇联组织。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詹红荔、李彬、林丹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永安市八一村、厦门航空公司等先进基层党组织。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市县乡党委换届风清气正、圆满成功。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全面完成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认真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机制。省委领导班子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行差额提名、差额考察、重要干部全委会票决,建立健全省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制度,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宣传思想工作有效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省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开创了各项事业新局面。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福建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紧密结合福建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省人民共享;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咬定发展不放松,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过去五年,是福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这是以xx同志为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工作基础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各方面及其驻闽机构、驻闽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福建省第八届委员会,向所有为福建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同胞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新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素质能力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消极腐败和不正之风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少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福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纵观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同时,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压力。综合分析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今后五年,我们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讲的跨越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立足福建实际、遵循发展规律,坚持速度与质量统一、富民与强省统一,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我们贯彻中央对福建工作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战略选择,是我们把握历史机遇、寻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责任所在。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凝心聚力,心无旁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信心决心,务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今后五年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一)切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继续打好“五大战役”,拓展战役的领域和内涵,壮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

  强化转型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若干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力争“xx”末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形成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建设石化强省;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20xx亿元;钢铁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打造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涉海现代服务业,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把物流、文化、旅游等培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商贸和家政等服务业,扩大城乡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数字福建”工程。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大幅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公共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推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争创“福建制造”和“福建创造”双重优势。

  做好“三农”工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拓展,加快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新一轮“造福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学习“晋江经验”,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一般发展水平县的扶持力度,提高县域整体实力。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深入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促进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加大对少数民族集聚区、偏远山区、贫困地区、海岛、水库库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

  完善规划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落实《海西规划》中对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发挥福州省会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建设马尾新城,构建福州大都市区。莆田、宁德要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城市发展。发挥厦门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泉州要在创新转型中创造新优势,漳州要依托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三明、南平、龙岩要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崛起步伐。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要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加快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沿海内陆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山海合作、联动发展。

  突出支撑保障,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眼于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加强港口资源整合,重点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福州国际航运枢纽港和湄洲湾主枢纽港,推进以枢纽港、陆地港为龙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节点建设。推进海峡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的空港布局。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大投入,建设重点骨干工程。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福建生态优越、环境优美,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和福建人民长期精心保护的结果,我们要倍加珍惜,倍加爱护,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要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强化项目环保措施的约束和监控,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区域、跨海域协同保护,建设生态屏障。加强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扩大森林种植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建设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

  (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民生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统筹安排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基层、财力困难地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困难群体倾斜,推进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扎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努力扩大就业渠道,重点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力争每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快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治理“餐桌污染”。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力度。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完善中小学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广泛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扩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体育事业,办好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增加全民健身投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勇于先行先试,推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行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分类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改革,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为契机,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发挥特区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对台交流合作中的排头兵作用。

  积极实施全方位高水平大开放战略。发挥福建开放型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继续办好“9·8”投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快各类开发园区整合、拓展和提升,促进功能完善的开发园区向城市新区发展。深化闽港闽澳合作,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众多、爱国爱乡的优势,积极引进侨资侨智。牢固树立“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加快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开放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平潭最优惠的政策。政策来之不易,落实更需下大力气,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鼓励福州等市积极支持平潭发展,举全省之力加快平潭开放开发。平潭的开放开发是一项全新实验,要有新的理念和思维,超越以往搞开发区的一般模式和做法,探索走出一条新路。要在综合实验上下功夫,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取得突破,为全省改革创新提供经验和示范。要发挥对台优势,围绕“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积极探索实践两岸合作新模式,探索台胞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途径,为两岸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开辟新路、拓展空间。着眼于全方位开放,学习借鉴国内外特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面向全球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善于开拓创新的领导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把平潭打造成机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

  (四)进一步发挥对台优势,努力开创闽台交流合作新局面。坚决贯彻党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发挥“五缘”优势,加快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深入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取闽台更多合作项目列入后续协议。促进闽台产业发展规划衔接,拓展产业对接领域,提高产业合作水平。充分发挥台商投资区、农业合作试验区、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对台园区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闽台金融合作。积极推进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密切两岸旅游合作,扩大“海峡旅游”品牌影响力。

  推动两岸交流,增进民间往来。以祖地文化、宗亲文化为纽带,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与台湾各界的往来,增强两岸的民族和文化认同。突出民间特色,密切基层互动,继续办好海峡论坛,更好发挥论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品牌作用。加强闽南文化生态和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推动妈祖文化等民间信仰交流,推进人才、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以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加强通道建设,构建综合枢纽。打造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的综合枢纽和主通道。加强对台海上客货直航航线和两岸空中直航航点建设。加强闽台口岸通关和港口合作,推动闽台运输业、仓储业、船舶和货运代理合作,推进两岸通讯枢纽建设,做大对台邮政和物流,促进货物往来便利化。争取两岸相关机构来闽设立办事机构,推动我省成为两岸事务性商谈重要协商地。

  (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广泛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形成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的良好局面。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地方各级人大及其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和改进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不断健全、形式不断丰富、渠道不断拓展。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有效保障公民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积极性。

  全面提高依法治省水平。加强党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经济领域立法,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做好涉台立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基层司法建设,保证公正司法。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提高全省人民的法律素质。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增强海防、人防能力。弘扬双拥优良传统,全方位支持部队建设,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更多城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让团结友爱、奉献互助蔚然成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强报刊、广播、电视等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大力弘扬主旋律。加强网络管理,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文化事业财政投入自然增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着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增强福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集聚发展,突出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一批有规模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有实力的龙头骨干文化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十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

  推进文化改革创新。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扩大文化消费,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大文化创新创造力度,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文化改革创新必将迎来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必须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依法依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继续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推广和谐征迁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社会关怀帮扶体系,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矫治、管理。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切实把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末梢,逐步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深化“平安福建”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坚决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坚持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面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任务,我们要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落实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学习力。要树立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领导班子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发挥全委会作用,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强集体。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符合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以及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大力培养年轻干部,同时重视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推进干部交流。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注意培养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人才作为福建发展的第一资源。以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推动各类人才向内陆山区流动,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创业。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把招才引智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舍得投入,既求所有、更求所用,让各类人才在福建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三)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继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力度,巩固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扩大规模以下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继续坚持党建带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健全以“168”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向詹红荔等先进典型学习,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关心爱护长期在一线和艰苦岗位工作的党员和基层干部。

  (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群众的意愿。要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推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下基层接待信访、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接地气”、“交朋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加强党内监督与行政监察,充分发挥党外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严肃行政问责。领导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守廉政准则,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八闽儿女的热切期盼,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福建省党代会工作报告》,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学习大全网「Xuexidaquan.Com」,一起成长!

福建省党代会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读物专项排查报告推荐11篇(2022年近期读物排查报告)

支部副书记履职报告推荐9篇

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报告推荐10篇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推荐3篇

大学生课题研究报告范文推荐2篇

上半年财务分析报告推荐5篇

【工作报告】推荐文章

【工作报告】图文精华